作者:中譽鼎力時間:2019-03-18
如果您想了解我們的產品,可以撥打我公司的銷售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在線咨詢價格!
立即撥打電話享更多優惠:18336065555
蒙草生態: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實現綠色生態發展
提起綠色礦山,人們通常容易將其理解成單純的“礦區綠化”或者“礦山復綠”,將其與簡單的“綠化礦山”等同起來。其實,綠色礦山這一科學概念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探索與嘗試:2007年,“發展綠色礦業”的倡議被提出;2009年,《礦產資源規劃》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規劃的重要目標;2010年,中正式印發發展綠色礦業指導意見;2015年,《中共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正式將綠色礦山寫入文件;2018年《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的發布實施,綠色礦山開始步入面建設階段,這同時也意味著綠色礦山從技術、裝備、工藝、企業管理以及人員認識等多個方面步入了成熟時期。
綠色礦山的科學內涵
綠色礦山涵蓋了礦區規劃布局、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管理、數字化礦山、企業管理、社會責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它的是將礦山生命周期的“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綜合效益優化,并要求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采,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范圍內。綠化礦山只是綠色礦山中基礎的一個環節。
綠色礦山是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們偉大祖建設得更加美麗,讓人民生活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之中。“兩山論”是對如何把握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維持自然生態良好平衡的理性考量,為新時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寶貴理論財富。
綠色礦山是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強調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綠色礦山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綜合開發利用共伴生資源,科學利用固體廢棄物、廢水等,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了礦山的循環經濟,也就實現了礦山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礦山的建設與推進,是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體現。
內蒙古推進綠色礦山進行時
2017年,個以省級名義印發實施的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將整體目標定為:2018年底前,新建礦山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建設3個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區、完成35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自然保護區內的礦山企業到2020年部退出;到2025年,部礦山達到家或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不符合綠色礦山的礦山企業逐步退出市場。作為礦業大區和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為了切實推進礦業域生態文明建設、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內蒙古作出了面建設綠色礦山的決策部署,并在區各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7年,滿洲里市與蒙草生態就扎賚諾爾礦區生態修復達成合作,百年煤城扎賚諾爾開啟了生態轉型之路。蒙草生態對該地露天礦土壤、邊坡、地下水、生態等進行治理和修復后,實現覆綠面積382余萬平方米;同年,在生態大數據的指導下,蒙草生態采用“植物—工程”復合護坡技術,對霍林郭勒市多處道路、煤礦、山體等邊坡進行生態修復。建成后的霍林郭勒市生態景觀綠化工程達到了凈化空氣、小氣候的生態效果,在美化了城市景觀同時,推動了城市經濟產業的綠色轉型;2018年,烏海市以打造綠色礦山助推生態環保攻堅區建設,積引進企業合作推進礦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蒙草生態對棋豐煤礦排土場開展了植被重建、生態修復建設試點,完成排土場坡面復綠和周邊生態修復27.6萬平方米。
圖為蒙草修復后綠草如茵的扎賚諾爾露天礦
截止到2018年底,蒙草生態共完成30個礦山、邊坡類生態修復項目,累計修復礦山邊坡面積達2680萬平方米,其打造的綠色礦山于內蒙古多個城市以及的新疆、西藏、寧夏、甘肅、山西、陜西等多個區域。在家深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戰略引下,綠色技術革新成為像蒙草生態這樣的生態修復型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根本動力。蒙草生態堅持“節約、低成本、免維護”的綠色礦山生態修復理念,在廣泛利用鄉土植物的基礎上,推廣節水低耗技術與材料,建立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者協調平衡的修復模式,為中綠色礦山建設提供從規劃設計,到產品技術研發,再到工程實施的系統性綜合解決方案。
礦山變得更綠,我們的家園才能更美。綠色礦山的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隨著管理方式的穩步提升和政策機制的不斷創新,綠色礦山建設將實現“點、線、面”域式立體推進,布局合理、集約、環境優良的綠色礦業發展樣板區將在各地“生根發芽”,中礦業的發展也將實現真正的綠色轉型。
上一篇:家綠色礦山政策解讀
已有632人成功參與
細節問題可微信交流:18336065555